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代謝產(chǎn)生的致癌物。 當糧食未能及時曬干及儲藏不當時,往往容易被黃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產(chǎn)生此類毒素。 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糧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在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強。黃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黃曲霉素高溫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質(zhì)量標準中對于黃曲霉素的管控要求十分嚴格?;ㄉ椭械狞S曲霉毒素主要來源于花生原料因生長、儲存過程中變質(zhì)產(chǎn)生黃曲霉毒素,再隨著原料的加工進入油脂中。危害性這么強的黃曲霉毒素,油廠是怎么把它從油中脫除的呢?
油廠如何脫除花生油中的黃曲霉毒素?
油廠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主要對黃曲霉毒素的處理主要靠預處理篩選、精煉設備精煉以及紫外線光照等方式來脫除油脂中的黃曲霉毒素。
1、對原材料的篩選。
油廠在預處理階段對原料進行篩選,將霉變、破損的原料篩選出來,防止其進入下道工序的加工,篩選無法全部挑選出感染黃曲霉素的原料,部分原料還是會隨著工序的進行進入榨油機榨取油脂。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其他設備來脫除油脂中的黃曲霉素,如精煉油設備。
2、精煉設備精煉。
精煉油設備脫除黃曲霉毒素可以分為化學法和物理法兩種方法。
化學法脫除黃曲霉毒素在精煉設備中屬于脫酸工序。精煉設備脫酸工序常用的方法是堿煉工藝,通過向油中添加氫氧化鈉來脫除毛油中的磷脂等膠溶性雜質(zhì)。黃曲霉毒素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能迅速水解生成鄰位香豆素鈉鹽,這種鈉鹽溶于水,可以在堿煉后的水洗過程中脫除。有研究表明,1%氫氧化鈉水溶液處理含有黃曲霉毒素的花生餅ld,可使毒素由84.9lμg/kg降至27.6lμg/kg。食用堿煉法脫除黃曲霉毒素效果可達75%—98%。
物理法脫除黃曲霉毒素在精煉設備中屬于脫色工序。精煉設備脫色工序通過向油脂中添加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吸附劑吸附法是目前食用油精煉過程中常用的黃曲霉毒素去毒方法,常用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等。有實驗證明,經(jīng)過活性白土處理的花生油,黃曲霉毒素B1可以從100μg/kg降至10μg/kg以下。
3、紫外線照射法:
油廠降低黃曲霉毒素的方法除了上述對原料的嚴格把關和精煉,還有紫外線照射法,這是脫除黃曲霉毒素相對簡單的方法,不管是大廠還是油作坊都可以用得起,使用365nm波長紫外線脫除率可高達94%以上, 不過在脫除黃曲霉毒素過程中,紫外線會使油中的過氧化值等指標升高。
以上就是油廠去脫除花生油中黃曲霉毒素常用的三種方法,做好對花生原料的生長、儲存環(huán)境進行改進,從源頭上把關, 干燥、低溫、厭氧是防止霉變的主要措施,盡可能的避免黃曲霉素的誕生。